- 地址:
- 嘉善縣大云鎮洋橋村浦家橋
- 郵箱:
- 434440279@qq.com
- 電話:
- +86 0573 電話線路故障,請撥打13656619458
- 傳真:
- +86-0573 82510290
- 手機:
- +86-13656619458
軸承主要用來支承軸及軸上零件,并保持軸的旋轉精度和減少轉軸與支承之間的摩擦和磨損。為此,探討了滑動軸承的工作原理、常見故障類型及采取的防范措施,針對故障原因對滑動軸承進行日常維護,為推動軸承在農業機械中的合理使用和維護提供參考依據。
引言
軸承主要用來支承軸及軸上零件,并保持軸的旋轉精度和減少轉軸與支承之間的摩擦和磨損,在農業機械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由于農業機械往往是在重載、振動、有沖擊的惡劣環境下工作,因此軸承的合理使用與維護就顯得非常重要。而滑動軸承正是具有承載能力大、工作可靠、耐沖擊、吸振、可以剖分等優點,非常適合應用于高速重載,有巨大沖擊和振動的農機作業。由于滑動軸承廣泛的應用,其故障也成為農機作業常見的機械故障。掌握滑動軸承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見故障類型及故障原因、針對故障原因采取排除故障的具體措施,乃至根據滑動軸承的工作原理對滑動軸承進行日常維護以防范故障發生,是機械維修人員必須達到的技術目標。
1 滑動軸承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滑動軸承由軸承蓋、軸承座、剖分軸瓦、聯接螺栓等組成。軸瓦是滑動軸承的重要零件,用于直接支承軸頸。在軸瓦內表面,以進油口為中心沿縱向、斜向或橫向開有油溝,以利于潤滑油均勻地分布在整個軸頸上。滑動軸承通過軸瓦內表面之間的運動進行工作,運動產生的滑動摩擦力會對滑動軸承的運動產生阻礙。在滑動軸承表面若能形成潤滑膜將運動副表面分開,則滑動摩擦力可大大降低,由于運動副表面不直接接觸,因此也避免了磨損。因此,潤滑膜的形成是滑動軸承能夠正常工作的基本條件。影響潤滑膜形成的因素有潤滑方式、運動副相對運動速度、潤滑劑的物理性質和運動副表面的粗糙度等。
在滑動軸承的應用中,保持良好的潤滑可以降低摩擦功耗,減少磨損,同時還起到冷卻、吸振、防銹等作用。
2 滑動軸承的失效形式
滑動軸承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由于逐漸磨損直到最后失去工作能力、結束其使用壽命,這種自然
損傷是難以避免的。但如果因裝配調整不當、潤滑油品質不好或使用條件惡劣等因素致使軸承過早地
磨損或出現各種故障,則是人為造成的早期損壞。早期損壞不僅大大降低軸承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會
影響農業機械的正常工作。根據經驗,滑動軸承早期損壞的常見形式有機械損傷、軸承穴蝕、疲勞點
蝕、軸承合金腐蝕、軸承燒熔、軸承走外圓等。
2.1 機械損傷
滑 動 軸 承機械損傷是指軸瓦的合金表面出現不同程度的溝痕,嚴重時在接觸表面發生金屬剝離
以及出現大面積的雜亂劃傷。一般情況下,接觸面損傷與燒蝕現象同時存在,造成其損傷的主要原因
是軸承表面難以形成油膜或油膜被嚴重破壞。
2.2 軸承穴蝕
滑動軸承在沖擊壓力的反復作用下,表面層發生塑性變形和冷作硬化,局部喪失變形能力,逐步
形成裂紋并不斷擴展,然后隨著磨屑的脫落,在受載表面層形成穴蝕。一般軸瓦發生穴蝕時,是先出
現凹坑,然后凹坑逐步擴大并引起合金層界面的開裂,裂紋沿著界面的平行方向擴展,直到剝落為止。
滑動軸承穴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槽和油孔等結構要素的橫斷面突然改變引起油流強烈紊亂,在油
流紊亂的真空區形成氣泡,隨后由于壓力升高,氣泡潰滅而產生穴蝕。穴蝕一般發生在軸承的高載區,
即軸承的下軸瓦上。重載、高速,且載荷和速度變化較大的滑動軸承中,常
產生軸承穴蝕現象。
2.3 疲勞點蝕
軸承疲勞點蝕是由于超負荷工作,使得軸承工作過熱及軸承間隙過大,造成軸承中部疲勞損傷、
疲勞點蝕或者疲勞脫落。此損傷大多是因超載、軸承間隙過大,或者潤滑油不清潔混有異物所致。因
此,使用時應注意避免軸承超載工作,不要以過低或過高的轉速運轉,確保正常的軸承間隙。
2.4 軸承合金腐蝕
軸承合金腐蝕一般是因潤滑油不純,潤滑油中所含的化學雜質使軸承合金氧化而生成酸性物質,
引起軸承合金部分脫落,形成無規則的微小裂孔或小凹坑。軸承合金腐蝕的主要原因是潤滑油選用不
當、軸承材料耐腐蝕性差。
2.5 軸承燒熔
軸頸和軸承摩擦副之間有微小的凸起金屬面直接接觸,形成局部高溫,在潤滑不足、冷卻不良
的情況下,使軸承合金發黑或局部燒熔。此故障常為軸頸與軸承配合過緊所致;潤滑油壓力不足也容
易使軸承燒毀。
2.6 軸承走外圓
軸承走外圓就是軸承在座孔內有相對轉動。軸承走外圓后,不僅影響軸承的散熱,容易使軸承內
表面合金燒蝕,而且還會使軸承背面損傷,嚴重時燒毀軸承。其主要原因是,軸承過短、加工或者安
裝不符合規范等。
3 滑動軸承的合理使用與維護
滑動軸承早期損壞比軸承燒毀要常見得多,因此預防滑動軸承早期損壞就顯得非常重要。滑動軸
承的正確維護是減少軸承早期損壞的有效途徑,也是延長軸承壽命的可靠保證。因此,在農業機械的
日常維護和維修中,必須從軸承合金材料的合理選用、提高軸承的維修和裝配質量、合理地選用和加
注潤滑油及改善軸承的工作條件等方面入手。一旦滑動軸承有異常現象或出現過早磨損的征兆,就要
認真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重視對滑動軸承早期損壞的預防。
3.1 滑動軸承的合理選用
選用滑動軸承時,要考慮軸承的熱平衡以控制溫升。要從軸承的上軸瓦頂部開進油孔,使潤滑油
從非承載區引入;在軸瓦內表面以進油孔為中心沿縱向或橫向開油槽,利于潤滑油均勻分布在軸頸上
以控制溫升。開油槽一般是靠經驗,但主要掌握原則:一是潤滑油應從油膜壓力最小處輸入軸承;二
是油槽開在非承載區,否則會降低油膜的承載能力;三是油槽軸向不能開通,以免油從油槽端部大量流
失;四是水平安裝軸承油槽開半周,不要延伸到承載區,全周油槽應開在靠近軸承端部處。
另外,在軸瓦頂部開進油孔,油槽可圍繞進油孔為中心,開寬度與孔徑相等的油槽,形狀可采取
“一”字形、“×”字形、“王”字形等。除了要保證滑動軸承油槽的合理結構外,還應
根據滑動軸承的工作情況,合理選用軸承的材料。軸承材料必須具備摩擦因數小,導熱性好,熱膨脹
系數小,耐磨、耐蝕及抗膠合能力強,且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可塑性。因此,軸瓦材料常選巴氏合金。
3.2 提高軸承的維修和裝配質量
滑動軸承維修和裝配質量的高低,對軸承的性能的充分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軸承進行
維修和裝配時,應保證軸承背面光滑無斑點,定位凸點完整無損;自身的彈開量一般控制在0.5~
1.5mm范圍內,這樣就可以保證裝配后軸瓦借助自身彈力與軸承座孔貼合緊密。裝在軸承座內的上下
兩片軸瓦的每端均應高出軸承座平面30~50μm,高出量可保證按規定扭矩擰緊軸承蓋螺栓后軸承與軸
承座緊密配合,產生足夠的摩擦自鎖力,軸承不致松動,散熱效果好,防止軸承燒蝕和磨損。軸承的
工作面不能用刮配法達到75%~ 85%接觸印痕為衡量標準,應在不刮削時就使軸承和軸頸的配合間隙
達到要求。此外,在維修和裝配時要嚴格按照工藝規范操作,防止因裝入方法不當而造成安裝不正以及軸承
螺栓的扭矩不均或不符合規定,從而產生彎曲變形和應力集中,導致軸承早期損壞。
3.3 合理地選用和加注潤滑油
滑動軸承潤滑質量的好壞,是影響其性能發揮的另一重要因素。在選用和使用潤滑油時,要采用
油膜表面張力小的潤滑油,在形成的氣泡潰滅時,油流的沖擊作用相應減小,可有效地預防軸承穴蝕。
潤滑油的粘度等級不可隨意增加,以免增加軸承的焦化傾向。潤滑油油量必須在標準范圍內,潤滑油
和加油用工具必須清潔,加注潤滑油的場所應無污染、無風沙,防止一切污染物的侵入。同時,采取
密封措施,注意定期檢查和更換潤滑油。不同品質、不同粘度等級及不同使用類型的潤滑油禁止混用,
潤滑油加注前的沉淀時間一般不應小于48h。滑動軸承的潤滑方式有多種,應根據機器的具體結構和工作狀況進行有針對性地選擇。其具體潤滑方式有:
1) 手動潤滑。在發現軸承的潤滑油不足時,通常采用加油器注油。這種方法難以保持油量一定,
通常只用于輕載、低速或間歇運動的軸承。為了防止污物混入,最好在加油孔上設置防塵蓋或球閥,
并用毛氈、棉、毛等作為過濾裝置。
2) 滴油潤滑。從容器經孔、針、閥等供給大致為定量的潤滑油,最經典的是滴油油杯。滴油量隨潤滑油粘度、軸承間隙和供油孔位置不同有顯著變化。此法常用于圓周速度小于4~5m/s 的輕載和
中載軸承。
3) 油環潤滑。僅能用于臥軸的潤滑方法。靠掛在軸上并能旋轉的環將油池的潤滑油帶到軸承
中。適用于軸徑大于50mm的中速和高速軸承。油環最好是無縫的,軸承寬徑比小于2 時,可只用1 個油環,否則需用兩個油環。
4) 油繩潤滑。靠油繩的毛細管作用和虹吸作用將油杯中的潤滑油引到軸承中,用于圓周速度小于4~5m/s 的輕載和中載軸承,油繩還有過濾作用。
5) 油墊潤滑。利用油墊的毛細管作用,將油池中的潤滑油涂到軸徑表面。此方法能夠使摩擦表面經常保持清潔,但塵埃也會堵塞毛細孔造成供油不足。油墊潤滑的供油量通常只有油潤滑的1/20。
6) 油浴潤滑。將軸承的一部分浸入潤滑油中的潤滑方法,這種方法常用于豎軸軸承,而不宜用于臥軸軸承。
7) 飛濺軸承。靠油箱中旋轉件的拍擊而飛濺起來的潤滑油供給軸承,適用于較高速度的軸承。
8) 噴霧潤滑。將潤滑油霧化噴在摩擦表面的潤滑方法,適用于高速軸承。
9)壓力供油潤滑。靠潤滑泵的壓力向軸承供油,將從軸承流出的潤滑油回收到油池以便循環使用,是供油量最多,且最穩定的潤滑方法,適用于高速、重載、重要的滑動軸承。
4 結語
滑動軸承是農業機械中的一個重要部件,其使用及維護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其性能的發揮,對農業機械的正常作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從滑動軸承的選用、安裝和潤滑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延長其使用壽命,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上一條:「潤滑銅套」的產品特點與應用范圍
下一條:「復合軸承」的結構特點與使用事項